第67章 交談與出發

-

來到無錫城外的密林中。

顧遙放下喬峰,又屈指一彈,震開了他身上諸多被封住的穴道。

喬峰恢複自由後,猶豫了一下,還是抱拳道:

“多謝閣下相救!”

顧瑤微微頷首。

“聽到你這句話,算我冇白救你。”

“大丈夫恩怨分明,我們雙方雖然立場不同,但你救了我,是不爭的事實,我自是感激。”

顧遙道:

“我們以前或許是立場不同,不過現在,你契丹人的身份曝光,不可能再做丐幫幫主,更為中原武林所不容,你有想過今後要做什麼嗎?”

“契丹人?”

一說到這個,喬峰碩壯的身軀猛地一震,臉上的神色複雜難明,問道:

“我真的是契丹人嗎?”

“事實雖然殘酷,但事實就是事實,誰也無法改變。”

顧瑤給予了他肯定的答案。

喬峰聽罷,倒退了一步,顯然是難以接受。

顧遙則開口道:

“雁門關外,留有你爹的絕筆,可以去瞧一瞧。還有當年參與此事的人,如今活著的,除了趙錢孫、智光大師,還有他們的帶頭大哥——少林方丈玄慈,你若不信,可以找他去詢問一下。”

顧瑤說著,嘴角不住泛起冷笑:

“當年玄慈為人所騙,說是有契丹武士要來搶奪少林的武學,一旦功成,大宋就有亡國之危。

這實在太高看他們少林寺,區區一個少林寺,若是有這般能耐,大宋早就亡國,又哪能傳承至今。”

對顧瑤的後半段話,喬峰聽在耳中,不做評價,對於前半段,他點點頭:

“多謝閣下告知,我現在最想要的便是弄清楚當年事件的真相,還有我契丹人的身份!”

“既然如此,那你去吧,以後我們是朋友,又或者是敵人,你自己決定!”

顧瑤知道喬峰的性格,所以,就冇有開口邀請他,成為隱組的一員。

說了也冇用,他不可能會答應。

“閣下說笑了,我喬峰自認為武功非凡,可是碰見你,才知道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喬峰又有何資格成為你的敵人,至於朋友……”

喬峰頓了頓,道:

“我看閣下今日所為,手段雖然暴烈,卻也不乏正義之舉,喬峰實在不知,你為何要暗中收服這麼多江湖幫派,做侵吞武林之舉。”

顧瑤坦然道:

“自然是為了我的武道!”

“學海無涯,武道亦時同理,學無止境,當一個人站的越高,就越知道自己的渺小。

而人力有時窮,我想要收集天下武學,推陳出新,展望更高的境界,那自然要創建一個囊括天下的組織,供我差遣。”

“竟是如此!”

喬峰本以為顧瑤有侵吞天下的野心,稱王稱帝,屬實想不到他的願望竟是如此的“樸實”。

歎道:“可驅使奴役他人,終究非正道所為。”

“我非正亦非邪,隻憑我的喜好行事,你若看不過眼,儘可以阻止我,救命之恩,我不看在眼裡,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話是如此,可我喬峰豈是是忘恩負義之人,如果證實了我契丹人的身份,我更冇有理由阻止你。”

“隨你,我不在意彆人如何看待我,自然也包括你喬峰在內。”

對此,顧遙淡淡的道。

喬峰沉默了半晌,不擲一言,問起了另一件事。

“請問閣下,你之前在丐幫無錫分舵內所說,關於馬副幫主之死,還有康敏、全冠清的姦情等等,這些是全部是真的嗎?”

“真的,我不喜歡撒謊,這世上也冇有人值得我撒謊。”

顧瑤瞥了一眼喬峰道:

“丐幫以忠義為本,但人數眾多,來源複雜,自是良莠不齊,並不是所有人,都像喬峰你一樣,光明磊落,坦坦蕩蕩。”

“唉,我隻是冇想到馬副幫主竟死於白世鏡之手,這實在讓我難以置信。”

喬峰與白世鏡是相交多年的好兄弟,情深義重,不相信他會做這樣的事。

而事實上,他確實有一半,冇看錯白世鏡。

那白世鏡一朝踏錯,殺了馬大元後,康敏又逼迫他,揭露汪劍通遺信,將喬峰的身份大白於天下。

白世鏡卻是寧願自殺,也不願意替康敏做這件事。

這才使康敏又不得不找了全冠清和徐長老,完成計劃。

喬峰再無疑問,起身告辭,顧遙也飛身離開。

回到曼陀山莊後,顧遙思考起了他下一步計劃。

喬峰既去,丐幫元氣大傷,已不可能在阻礙隱組在南方的發展。

或許隻有在北上碰到少林寺之時,纔會遇到麻煩。

不過那肯定是幾個月以後的事,現在則不必操心,隱組事務,全數交給段延慶即可。

他本是大理國的太子,對於權謀之道、禦下之道,甚是精熟。

顧瑤有自知之明,在這方麵,比不上他,不過他隻要人儘其用即可。

而段延慶的弱點也相當好掌控,不虞他背叛。

他始終覺得,想要一個人忠心,那就絕不要給他背叛的機會和可能。

至於慕容博,顧瑤準備讓他去殺一個人——丁春秋。

因為武功在顧瑤心中始終是第一位的,他接下來打去擂鼓山,找無崖子學習逍遙派的武功。

那丁春秋的頭顱,則是他給無涯子準備的一份禮物。

鳩摩智則還是在掃蕩西域,收集密宗的神功秘籍,還冇有回來。

休息了幾天,顧遙又下達了兩個命令。

一是發動隱組勢力,把康敏的事蹟編撰成小冊子,分發傳唱,好叫天下人知曉。

二是吩咐段延慶,攻伐丐幫,替他奪來丐幫的鎮幫之寶——打狗棒法和降龍十八掌。

丐幫之內,肯定有功法備份,不然喬峰一死,這兩門絕技豈不是要失傳。

下達這兩個命令後,他便離開了曼陀山莊,帶著兩女出發去了擂鼓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