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心理戰

-

帕特裡克的第二聲明顯冇控製好情緒,語調中帶出了明顯的不滿與羞惱。但他很快調整過來,接著用真誠的語氣道

“下次見到弗蘭克我可以問問他。”

他回答了上來,從邏輯上來講,也算圓了場麵。

但他的回答在這場緊張刺激的高階局中,隻能算是差強人意。

甚至另外兩名選手都不約而同在心裡給了個‘不及格’的打分。

這算什麼話?

下次見到問問?

你哪怕撒個慌,說‘我冇聽他這麼說過’呢,也比‘下次見到問問’強啊。

好在帕特裡克·內斯特並不是孤軍奮戰,他有個粗壯的大腿。

達裡爾·吉爾迪立刻恢複笑意,說道“我也聽說過這個弗蘭克,下次也帶我去見見。哈哈!!”

他將過分嚴肅的氣氛重新化為輕鬆。

隨著她笑出聲,原本凝滯的空氣都彷彿重新流動起來,整個會場重新恢複鮮活,一切都再度生動起來。

布魯克林默默觀察著周遭的一切,在心裡默默感歎著達裡爾·吉爾迪的氣場與自控力。

他今天屬於壓力之下的驟然爆發,屬於超常發揮。布魯克林雖然可能不如麥克萊德對自我的認知清晰且全麵,但至少他對自己的能力有很客觀的認知。

自己正常水平下能發揮什麼水平,他心知肚明。

絕對冇有剛剛表現的這麼強勁。

他剛剛可是硬頂著達裡爾·吉爾迪的壓力,反手給對方挖了個坑!

這會兒想想,他自己都不敢置信。

布魯克林不知道這種爆發能持續多久,回落後又能發揮出正常水準的幾分。因此,他必須立刻中止談判,重新準備。

昨天晚上他看了一晚上的資料,但那畢竟隻是資料。

今天見到達裡爾·吉爾迪本人,布魯克林很確定,他昨晚想的太簡單了,把達裡爾·吉爾迪想的太簡單了!

達裡爾·吉爾迪,將是他遇到的最難纏的,最大的對手。

布魯克林甚至都不確定,他還能不能見到第二個達裡爾·吉爾迪。

這讓他想起了幾年前剛剛見到那位來自華府的,開了一家微表情分析公司的,要把公司搬到紐約來的莫名其妙的傢夥。

當時麵對萊特曼博士,他也有一樣的壓力。

達裡爾·吉爾迪簡直是萊特曼全方位加強的超級plus版。

會議室內的局麵開始變得有意思起來。

一個玩兒命想走,百般推脫,就是不想在今天談一個單詞的正事兒。

另一個竭力挽留,卻又隻是拉著聊些家長裡短,天南海北,就是不往正事兒上扯。

如此拉扯到中午,原本就算是正常會談也該暫停的時間,達裡爾·吉爾迪終於鬆口,放布魯克林離開。

坐在車上,布魯克林感覺十分疲憊,他現在什麼都不想思考,隻想回家,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他的臉色十分陰沉。

達裡爾·吉爾迪的用意布魯克林已經猜到了幾分。

作為段位超越布魯克林的存在,達裡爾·吉爾迪怎麼可能隻是使用簡單的疲敵之策?

布魯克林曾在曼哈頓酒店會議上使出類似的策略,拖到安東尼跟伯克受不了。

達裡爾·吉爾迪可不僅僅是這麼想的。

他留布魯克林在會場,卻又隻是拉著他東聊西聊,就是不開啟談判,硬生生把時間拖到中午。

讓布魯克林疲憊隻是微不足道的順帶的目的,他更大的目的是重創布魯克林的心理。

達裡爾·吉爾迪顯然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知道自己能給人造成多大的壓力。

他留住布魯克林不讓他離開,就是要讓布魯克林時刻處於這種壓力之下,反覆折磨。讓布魯克林在如此疲憊的狀態下還要時刻緊繃著。

這會讓布魯克林變得異常敏感,也會異常疲憊。

這種疲憊不光是身體上的,還有心靈上的。這種疲憊會烙印在心裡,以至於以後隻要見到類似的場景或人就會喚醒疲憊感,讓人下意識地避免去與之接觸。

用一上午時間換布魯克林的畏懼,劃不劃算?

布魯克林自己都覺得劃算。

他並不畏懼達裡爾·吉爾迪,可他的身體產生的保護機製會違揹他的意誌,讓他畏懼。

人類的身體並不總是如臂指使,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打顫。

人的主觀意識並不想哆嗦,可人的身體是會不由自主地去哆嗦。

同樣的道理。

布魯克林並不怕達裡爾·吉爾迪,可他的身體會怕達裡爾·吉爾迪。

布魯克林躺在後座上,仰著頭閉上眼睛,抬起手捏了捏眉間。

哈裡森透過後視鏡看到了布魯克林臉上的疲憊,伸手準備關閉廣播。

“……或許是受到雪城慘案的衝擊,NYpt最近被罵的很慘,這讓他們神經緊繃,在這次布魯克林大橋連環車禍中表現異常積極,隻過去不到二十四小時就已經召開新聞釋出會公佈調查進展……”

布魯克林睜開眼,坐了起來。

哈裡森很有眼色地收回了準備關閉廣播的手。

自從‘早安紐約’的當家主持人引爆了一顆大炸彈後直接跑路去歐洲後,紐約的廣播業出現了不小的變動。

本來‘早安紐約’就是早高峰時間段無敵的節目,它的時間特性令它隻在早高峰時間段威風,並不能做到全天候製霸紐約廣播界。

真正更靠近這一成就的,其實是‘紐約之聲’。

‘紐約之聲’唯一不如‘早安紐約’的就是早高峰時期。

現在‘早安紐約’的當家主持人走了,‘紐約之聲’彷彿看到了全天候製霸紐約廣播界的希望,正牟足了勁兒衝擊‘早安紐約’呢。

最近‘紐約之聲’的節目製作愈發用心了,具體到新聞板塊,表現為許多新聞報道都是全紐約第一家報道的媒體,且新聞稿精煉簡潔,在不改變新聞本身含義的情況下,儘量降低聽眾理解門檻的同時,確保用詞準確,表達標準,簡練而高效,從不注水騙稿費……

僅僅兩天時間,‘早安紐約’就已經開始流失聽眾了。

布魯克林就是明證之一。

‘紐約之聲’的做法簡直太附和他的胃口了。

他平常的時間非常寶貴,幾乎冇有時間專門拿出來看新聞,坐車上的時間也很有限,‘紐約之聲’此舉無疑會讓布魯克林在相同的時間裡收聽到更多條的新聞報道。

雪城慘案跟布魯克林大橋連環車禍是近期以及未來幾天紐約最火熱的話題,即便如此,‘紐約之聲’在報道NYpd的新聞釋出會時,也僅僅隻用了五分鐘時間。

布魯克林靜靜地聽著,得益於‘紐約之聲’神秘撰稿人的寫作水平,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到了弗蘭克在他被達裡爾·吉爾迪拖住的時間裡都在做什麼。

弗蘭克聽起來表現的很正常,召開釋出會,彙報調查情況與基本調查方向,表示哀悼,表達決心。

這都是應有之義。

布魯克林冇聽出什麼不同來。

“去貝爾維尤公立醫院。”

布魯克林突然說道。

哈裡森看了一眼後視鏡,默默打轉方向盤,調整目的地。

好在此時已經是中午,路上並不擁堵,他們很快就趕到了貝爾維尤公立醫院。

布魯克林先去見了幾位外科醫生,對他們表示感謝,順便詢問鮑勃的情況,在得知鮑勃已經甦醒,確認可以見人後,走進了鮑勃的病房。

乍看上去,鮑勃整個人被包裹得很嚴實,活脫脫一個木乃伊。

在跟醫生們的交流中布魯克林已經得知了鮑勃的傷勢情況。

鮑勃麵部皮膚多出破損,不光是玻璃劃傷,還有高溫的燙傷與燒傷,整張臉已經不能看了。

因此,鮑勃整個頭被包裹住,並不值得驚訝。

頭部的傷隻是一小部分,真正嚴重的,是內臟跟手臂。

手臂跟頭部類似,但更為嚴重,大麵積的燒傷與燙傷很容易感染,產生炎症,危及生命。

大量燒傷燙傷病人都是死於感染。

內臟則是手術時最凶險的。

鮑勃胸腹腔內有大量出血點,據說在手術室開腹時,鮑勃的內臟幾乎是泡在血液裡麵的。

醫生們忙著處理他各種內臟上的出血點就搞了好幾個小時。

至於肋骨骨折之類的,反而是最輕微的傷勢了。

醫生們提醒布魯克林,鮑勃內臟的出血問題在手術室內已經解決了,現在反而不是問題,隻需要後續密切觀察即可,鮑勃現在最危險的是燒傷跟燙傷的感染問題。

一個不慎,鮑勃就可能因大麵積感染而死。

布魯克林走進病房時,鮑勃是醒著的,聽到動靜後,他有一個明顯的轉脖頸的動作,隻是因為身上的束縛太多,他冇辦法做到像正常那樣自如。

“是我。”

布魯克林出聲道。

他走到鮑勃視線之內,在距離鮑勃有兩三米的距離時站定,不再往前走。

“醫生說你現在還冇完全脫離危險,還有被感染的風險,我想我離你遠點兒應該是在幫你。”

布魯克林溫聲說著,開了個小玩笑。

包裹嚴實的頭部動了動,鮑勃似乎是在笑。

然後是全身顫抖。似乎是笑容牽扯到了傷口。

“彆笑了。”

布魯克林不敢再講笑話。

鮑勃慢慢平靜下來。

“能說話嗎?”布魯克林問。

鮑勃安靜了幾秒鐘,慢慢挪動脖頸,來迴轉動,像是慢放的搖頭。

“當然,可以。”

就在布魯克林以為他無法說話時,一陣陌生的聲音響起。

這聲音跟鮑勃的聲音一點兒都不像,反而更像是個被閹割的太監被人塞了一把粗鹽,聲音尖細中帶著顫音,好像嗓子裡有一口濃痰一樣。聽著讓人渾身不舒服。

鮑勃似乎也被自己的聲音嚇到了,安靜地躺在那裡好半天,這纔再次出聲。

“怎麼,這麼,難聽?”

布魯克林看了眼病床,低聲道“你身上有大麵積的燒傷,頭部,手臂……他們的外科主任做整形手術很厲害,等你傷好了他們會幫你的。”

鮑勃沉默著,冇有再發出聲音。

由於整顆頭都被纏繞著,布魯克林也看不到他的表情。

“車禍是怎麼回事兒?”

布魯克林低聲問道。

鮑勃躺在那裡,一動不動。難聽的聲音再次傳來。

“NYpd的17分局給我打電話,說是瑪麗的案子調查出結果了,讓我儘快趕過去。”

“17分局與裡昂學校的方向完全相反,我隻能讓人去代我觀看裡昂的足球比賽。”

布魯克林抿了抿唇。

他記得好像是籃球比賽來著?

“我出門後弗蘭克打來電話,告訴我不用去了,他剛剛翻到案件資料,表示可以直接去總部,將分局那邊的一起辦理。”

“那時候是幾點?”布魯克林問道。

“三點多,應該快到四點了。”鮑勃想了想,答道。

“剛跟麥克萊德那個女表子養的談完。”

“我本來打算給你打電話,通知你談好的時間的,可從談完後就一直不停有電話打進來,一直有事,根本冇時間打電話。”

聽起來很扯淡,但其實很符合事實。

有時候工作就是這麼忙,忙起來連個打電話的功夫都冇有……

“我更改了目的地,準備去NYpd總部。”

“但很快我就發現,車子的刹車係統好像出了問題。”

“接著,車子完全不聽使喚了。我感覺好像有人在操控著車子一樣。”

鮑勃的聲音聽起來仍然有幾分恐懼。

“我想打電話求救,發現電話竟然冇有信號。”

“在操控中,車子駛上了布魯克林大橋,並在橋頭一頭撞上了前麵的車子。”

布魯克林安靜地聽著鮑勃的講述,冇有再打斷,直到鮑勃講完,他才問道“我們看過現場圖片,你後麵似乎有車在追你?”

當時現場圖片得出的結論是,鮑勃在躲避追逐,慌不擇路也好,駕駛技術不精也罷,總之就是在躲避追逐的狀態下釀成了車禍。

可聽鮑勃這麼一說,事情完全是反過來的。

他全程被人關在鐵盒子裡,操控著,人為製造了個追逐的假象。

可鮑勃說的聽起來也太科幻了點兒。

有人乾擾、操控了整輛車不說,還能遙控遮蔽車內通訊信號。這簡直太離譜了。

“冇有車追我。”

鮑勃仔細回憶了一下,說道。

“至少我冇發現有車輛在追我。”

布魯克林點點頭,隻感覺問題不僅冇有減少,反而變得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