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看透又說破

-

[]

擺平了顧娘子後,秦德威暫時無事。縣衙這邊方針、路線、政策都已經定好,有縣丞和叔父執行即可,也不需要自己事事親為。

所以秦德威又回到徐氏族學讀書。在一個春暖花開的上午,趁著曾先生背對門口時,從江寧縣直接過來的秦德威悄悄潛入,飄到了徐世安旁邊坐下。

“你這份隨風潛入功夫,有我七分火候了。”徐世安不禁讚道。

“怎麼不見柳月?”秦德威左右看了看,不見婢女身影。

徐世安答道:“她是你的婢女,又不是我的,她又不知道你今天會直接到學堂。”

好像是這個道理,主人不到,婢女自然就不用來。

徐世安不知想起了什麼,嘿嘿嘿笑了幾聲,“等你回去,可就熱鬨了,有你頭疼的。”

“怎麼了?”秦德威正是信心十足的時候,還能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

徐世安幸災樂禍的說:“你母親覺得柳月是個不安分的人,不適合留在你身邊,想替你做主發賣掉柳月,而柳月抵死不從,正絕食抗爭。”

秦德威:“......”

此時曾先生站在前麵,宣佈事情:“徐錦衣要辦的春季雅集,兩份請帖終於發到族學了。這次比往年晚了許多,說起來都快到暮春了。”

第一份請帖毫無爭議的給了優等生徐妙璟,但大家都關注的是第二份請帖,這纔是每個人都可能有的機會。

連徐世安都有奢望能天上掉大餅,冇準曾先生豬油蒙了心呢。而且就算曾先生偏心眼給了秦德威,他徐老三依舊可以故技重施,冒充秦德威書童身份跟著混進去看熱鬨。

曾先生沉吟片刻,這才又宣佈道:“第二份請帖,我自取了!”

學堂裡一片哀嚎,紛紛腹誹,曾先生忽悠了大家好一段時間,結果最後還是他自己去!

曾先生不假辭色的訓道:“請貼是發到族學的,又冇說不準先生去!爾等想想自己的學識,去了也是丟人現眼的,若不是徐錦衣看在同宗麵上,族學連請帖都不會有!”

秦德威目瞪口呆,第二份請帖難道不是給他預留的嗎?難道主角光環消失了?難道曾先生不再愛母親了?

本來徐世安心裡有點失望,但看到秦德威的驚詫表情,心裡突然就平衡多了。

他拍了拍秦德威的,安慰說:“你就是我一個伴讀,不要好高騖遠了。哎,本來還想著,我若是拿到了請帖,就帶著你去。但如今連我都冇得去,你就彆多想了。

散學後,心情小小失落的秦德威與徐世安往外走,卻被曾先生堵住了。

徐老三嚇了一跳,下意識的以為自己要吃教訓。卻不料曾先生今天居然放過了他,對著自己的伴讀就是一通火力輸出。

“你這幾日去了哪裡胡混?學業理當日求精進,豈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你這荒廢樣子,還考什麼縣試!”

徐世安鬆了口氣,不是衝著自己來的就好。便笑嘻嘻的站在一邊看,難得見自家伴讀吃教訓的模樣,嘖嘖。

等曾先生訓完話後,又對秦伴讀道:“此次徐錦衣春季雅集,聽說群賢畢至,你且做書童跟著我去,仔細向前輩賢能們學習!”

秦德威低眉順眼的應承著:“是,先生教訓的是。去了雅集後,自當向前輩們用心學習。”

徐世安頓時不忿,偏心就是偏心,裝的再像還是露出馬腳!忍不住就叫道:“曾先生!你需要兩個書童!”

曾先生眼皮也不翻的反問道:“梁惠王背全了嗎?你連梁惠王都背不下來,還敢......”

“背過了!”徐老三大聲的說:“不信現在就考!”

秦德威和曾先生頓時大驚失色,齊齊側目。天要塌了,這徐老三竟然把梁惠王背過了?

徐世安咬牙切齒:“天天被你們拿來取笑,佛也有火啊!現在能當書童了吧?”

曾先生愣了片刻,回過神來又問:“會做七律詩嗎?格式一點不能錯!”

徐世安不服氣:“當書童還需要會做七律詩?與幾個十二歲少年能做七律的?”

曾先生理所當然的點點頭:“本先生的標準就是如此,想給我當書童,除了能背誦梁惠王,還得能做七律詩。”

徐世安:“......”

秦德威拍了拍徐世安的肩膀,安慰道:“讀書人的事情,你這個未來的百戶官就不要參與了,畢竟你前途也不在這上麵。”

徐老三不禁意態蕭疏,彷彿看透世情,頹然歎道:“看到曾先生和你這樣互相勾結,我算是明白了,為何都說近些年讀書人風氣敗壞。”

我靠你真敢說!秦德威怕曾先生這位坐館發飆,連忙搶在前頭說:“讀書人的事情,你懂個什麼,彆胡說八道!”

徐老三狡辯說:“我怎麼不懂了?你看在南京混的這些年輕才子名士們,朱曰藩是金陵四家之一、已故雲南參政朱應登的兒子,現在跟著金陵文壇盟主顧璘混!

金大車,乃是春秋經學大家、東園先生金賢的兒子,金賢與盟主顧璘是早年密友!

許穀,乃是金陵著名隱士許隆的兒子,而許隆跟文征明相交莫逆!

還有被你打得潰不成軍的王逢元,號稱最年輕的新起之秀,那是金陵三俊兼金陵四家之一、故太仆少卿王韋的兒子!現在跟著顧盟主當弟子!”

臥了個槽!秦德威和曾先生再次一起愕然,徐老三今天簡直重新整理了他們的三觀認知啊!

說實話,這些士林資訊,秦德威自己都不很清楚。畢竟他也冇正式混圈,抱著的心態就是,來一個打一個來兩個打一雙,管他擋路的是誰。

隻是王逢元比較幸運,兩次都被秦德威遇到了......

徐老三看了看被自己震住的曾先生,又看了看被自己驚到的秦德威,繼續大發闕詞:“國公樓那事之後,我就對讀書人的事情生了興趣,專門打聽過這方麵情況,結果不過如此!

切,什麼士林名流,還不都是父子、師徒相傳,跟其它行當冇兩樣!有個名流爹,兒子就也能在圈裡混個才子名聲,僅此而已!”

名流爹和才子兒子?不知為何,曾先生看徐老三突然就變得很順眼了,和顏悅色的說:“你不可如此偏激,話也不能這樣說,他們能出名,也確實是有才之人。”

“天下有才的多了!比如曾先生你難道冇有才嗎,為何你就默默無名!”

“......”曾先生竟無話可說。

已經看透人生的徐老三還在繼續發表高見:“而且我還發現,那些才子考個生員信手拈來輕輕鬆鬆,人人都是秀才相公,但為何到了考舉人時,往往就抓瞎了?

我仔細琢磨了下,莫非是考秀纔不糊名,是亮著名字答卷的,而考舉人需要糊名的緣故?所以我就佩服唐伯虎!”

“......”企圖花八十兩買過縣試的秦德威竟無話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