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國師徒弟

-

[]

王玄策和馬周兩人互相拱了拱手,冇有寒暄,然後各自推門走進了房間。

這兩間房子是之前宮順幫他們安排的,都是給那些皇上即將召見的人準備的。

明天兩人就會搬出去。

王玄策接下來會暫時住進圖書館,為接下來的掄才大典進行準備,這是皇上親**代下來的。

而馬周要先回城外道觀,等告身下來,他便有了官職,到時候他就可以搬進萬賢閣了。

至於以後要不要在長安城內買一座院子,那就要看他個人造化,光靠俸祿肯定不夠。

那些在長安城內好地段有房產的朝中大員,要麼原本就家產豐厚,比如蕭瑀。要麼就是皇上的賞賜,像魏征,李綱等等。

馬周出身寒微,之前還要借宿道觀,連買酒的錢都是彆人接濟的,所以隻能指望皇上賞賜。

馬周原本對自己很有信心,隻是,現在心裡總覺得不踏實。

尤其今天在與顏師古接觸之後,心中的不安愈發的強烈。

不得不說,顏師古的身上的確有“名士”的風采,言行舉止就冇有不符合聖人對“君子”的要求的,連府上的下人也都知書達禮。

但馬周感覺並不舒服,以顏師古為首的一群人,滿肚子牢騷,所談論的話題與馬周的理念也並不一致。

儘管馬周不讚成賞賜工匠們官職,但不等於說他不支援“唯纔是舉”。

尤其皇上對寒門子弟的支援,加大寒門子弟的教育投入,馬周是舉雙手讚成的。

可顏師古卻不同,他不僅反對工匠“竊據高位”,還對皇上支援寒門的做法非常不滿。

馬周不得不懷疑,顏師古所謂的“公心”,似乎冇有那麼“無私”,顏師古的“公”,是站在“士大夫”的立場,維護的是“士大夫”階層的利益。最高追求是,“由‘士大夫’來治理國家,皇上隻需要垂拱而治。”

可這並不是馬周的追求,他想要實現自身價值,需要更廣闊的平台。

邦邦邦!

馬周敲響了王玄策的房門,他準備和王玄策談一談。

王玄策聽到敲門聲,趕緊打開門。

“賓王,怎麼還冇有休息?”王玄策冇想到敲門的是馬周,他還以為兩人緣分走到頭了呢!

“睡不著啊!希望王兄不要怪賓王打擾纔是。”

“不打擾,快請進。”王玄策趕緊把馬周讓了進來。

“說來慚愧,一大早就被顏先生召喚了過去,到了地方纔後知後覺,想到冇有叫上王兄,多為不妥……”

“賓王不必自責,想必昨天你也看出來了,顏先生對玄策並無興趣,玄策去了也不會自在。”

“是啊!我到了顏先生的府上後也後悔了,是真不自在。”馬周這一整天下來,酒冇喝痛快,話也冇說痛快,偶爾想插言,結果要麼被人打斷,要麼就被人搶走了話頭轉移到彆處,他連個配角都算不上。“不說這些了,剛纔見王兄剛纔外邊回來,可是到萬賢閣裡參觀去了?”馬周要不是被顏師古給叫去,他也想白天在萬賢閣裡轉轉,畢竟這裡曾經可是皇宮。

聽到馬周的問題,王玄策稍微猶豫了一下,不過還是決定實話實說,“實不相瞞,玄策冇來得及在萬賢閣裡好好參觀參觀,下午的時候就被皇上召去問話,剛回來……”

馬周愣了一下,接著衝著王玄策拱了拱手,“王兄好福氣,不像我,唉……”

連著兩天被皇上叫過去,代表什麼馬周太清楚了,這是代表即將平步青雲的節奏啊!

“賓王過謙了,若當時你也在這裡,想必也會得到聖上的傳喚。”

王玄策這麼一說,馬周心裡舒服多了。

可緊接著他又搖了搖頭,“陛下雄才大略,可不是我們可以妄加猜測的。賓王這次來,是想聽聽王兄對寧軍的一些看法。”

馬周今天在顏府,聽到最多的就是關於大寧軍的討論。

似寧軍這般,完全脫離生產,隻為打仗而生的武裝力量,在過去的時候是無法想象的。

光是財政上的消耗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所以顏師古說皇上“窮兵黷武”並不是無的放矢。

可當馬周稍微瞭解到寧軍的一些情況後,他敏銳的察覺到,這裡邊並不簡單。

……

就在馬周找上王玄策的時候,薑萬鈞正在書房裡處理著政務。

房玄齡的一封奏摺引起了薑萬鈞的注意。

在奏摺中,房玄齡提出了設立駐外機構這樣一條建議。

房玄齡之所以提出這樣一條建議,是因為當年薑萬鈞為了給李唐上眼藥,所以大寧曾經取消了周邊各國向大寧上貢。

這就使得,朝貢體係缺了一角,已經名存實亡了。

大寧不差錢是不假,但這個朝貢體係的存在,是確立君臣關係的重要標誌。

雖然大寧不要,對方也不敢不給,但意義卻是不一樣的。

薑萬鈞作為一國之君,當然不能出爾反爾,所以房玄齡想到了一個補救的辦法,那就是派駐代表,駐紮到各藩屬國中去,監督各藩屬國施仁政,行使宗主國的權利。

大寧作為宗主國,當然不能看著藩屬國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不是嗎?

房玄齡主張,先拿遼東做試點,李世民既然已經稱臣納貢,那就趁熱打鐵。

哪怕冇有撈取到實際好處,為了大義的名分也是值得的。而且他還主動請纓,要去遼東。

看到這樣一封奏摺,薑萬鈞非常欣慰。

眼看大寧周邊已經有了亂象,房玄齡等人表麵上什麼都冇說,但在暗中卻都在思考著對策。

房玄齡將第一刀砍在遼東的身上,想必也掙紮過,但他還是決定這麼做了。

比起顏師古的“無病呻吟”,房玄齡提出來的建議則是非常有建設性的。薑萬鈞接納不接納那是另外一碼事,起碼可以作為參考,同時這也說明房玄齡是動了腦筋的。

可惜,李世民不是那麼容易吃虧的。這也正是房玄齡主動請纓的原因,他也知道,換成彆人去了遼東,跟本無法左右遼東的局勢,搞不好還會和李世民鬨翻,那就得不償失了。

正要合上奏摺的薑萬鈞突然停住了。

他看到了自己昨晚在草紙上寫下的兩個名字,王玄策,馬周。

王玄策就不用了說,他的未來在河西。

而馬周,或許可以送去遼東試試。

不說彆的,馬周昨天能夠藉著士子圍攻崇仁坊的機會,站到自己麵前,說明他還是有幾分急智的。

才華橫溢,雖說自負了些,但李世民應該會很喜歡吧?

薑萬鈞不需要馬周做太多事,他隻要協助李世民將遼東治理好,這就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