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好訊息

-

翌日早晨生物鐘作用準時六點睡醒,葉時寧平躺在床上,盯著頭頂臟兮兮的天花板。

不敢久看,害怕灰塵掉進眼睛裡。

葉母在家要乾活,每天起的也很早,葉時寧醒來側頭看到身邊的位置已經冇人,老舊的土瓦房隔音效果差,能夠清晰聽到樓下燒火煮飯的聲音。

從床上爬起來,穿上拖鞋,伸了個懶腰,身體左右扭了扭。出租屋的木板床有些硬,睡起來有些不舒服。

下樓來到廚房,“媽媽你起的好早。”天氣越來越熱,葉母已經將熬好的粥盛出來放涼,拿著鍋鏟正在炒菜。

“放假了怎麼不多睡會?”葉母將炒好的小筍盛到碗裡,又把灶台裡的火退掉。

“習慣了。”

葉時寧用昨天宿舍拿回來的洗漱用品,擠了一點牙膏,打開水龍頭接了一杯水開始刷牙。

天氣熱,直接打開水龍頭衝了一把臉。閉著眼睛,微彎著背熟練的拿毛巾吸乾臉上的水珠。

葉母拿毛巾擦了把臉上的汗,母女倆麵的麵坐下喝粥。

葉時寧喝粥喜歡用大碗,葉母給她用大碗裝了半碗,晾涼了一會,粥米沉在底部,上麵一小層米湯,濃度剛剛好。

她不喜歡太稀或太濃稠的粥,就喜歡這種剛剛好的。配上切得碎碎的炒小筍或是明星榨菜都很絕,有時候撒點白糖甜甜的白粥也很美味。

她喝粥速度超快,不需太多配菜,呼啦啦一碗下肚,又去裝了半碗放涼。

葉母則是慢悠悠的就著配菜慢慢喝粥。

“媽媽我們今天回家嗎?”粥還很燙,葉時寧拿著筷子隨意的夾了點小筍放進嘴裡。

農家冇有食不言的習慣,反而有什麼事情都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聊。

她現在已經小學畢業,就等著七月初成績出來就可以知道被哪所學校錄取。今天週一葉時安昨天中午已經回學校上學,他倆完美錯過。

她現在也畢業了,租的這間出租房冇必要再續租,到期就可以歸還房東。

“嗯,吃完早飯你自己去收拾收拾,我們早上涼一點回村。”早上起來外麵天空明亮,又是天晴的一天,太陽出來溫度還會升高,早點出發走山路也會涼快一些。

這次回村至少半個月是不會出來了,不過她也不打算帶太多書回去,畢竟書本的重量也不輕,另外她還有彆的計劃。

她把前段時間數學老師幫忙買的中學數學大全,語文老師幫忙買的中學文言文、寫作教材,還有一直在記讀的英語牛津詞典裝進書包。

中學教學改革時間大概在小她三屆的學生那年,她這一屆到後麵兩屆教學還未改革,

初中學業考試的文化課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

會·思品(包括思想品德、曆史與社會),共五科。

卷麵分數語數外三科120

分(其中英語聽力25分)

科學180

社會·思品80分。

中考體育滿分三十分,其中跑步項目是必選的,另外一項報考項目可以從籃球、遊泳、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這些中挑選一項報考。

前世她在荷鎮中學中考體育項目是學校統一規定的,男生1000米長跑加引體向上,女生800米跑步加仰臥起坐。

葉時安初一的課本都在家,回家就可以預習,不過她已經學習的差不多了。這個假期可以開始學習初二的內容甚至時間充足的情況下還可以往後自學初三高中的知識。

出租屋租期到九月份,暫時不著急搬走。

葉母簡單收拾了行李,將餐桌碗筷收拾乾淨,挑起扁擔鎖好門窗回村。

林山村和怪石山是一個方向,怪石山海拔高一些,林山村也是坐落在山上,氣溫比江澤鄉低,植物的生長週期也會延遲。

回村的路大概就是先走一段公路,再爬一段石嶺,也就是楓香嶺的一段,這段路是最長最累的。再走一小段下坡的石嶺就到林山村了。走路全程大概需要兩個小時。

葉時寧前世在課文裡學到陶淵明的那篇《桃花源記》就讓他想到林山村,隻是林山村冇有成片的桃林,隻有幾棵苦桃樹。

之所以讓她想到林山村是因為它們同樣的隱於山林,同樣的隱秘、淳樸。

今天的楓香嶺是十幾年前林山村的村民開辟出來的,全村的成年男子一起搬了石頭壘出這條山嶺,再在兩旁種上楓樹苗。

纔有了今天一大特色的楓香嶺。

楓香嶺下坡走到儘頭,視野頓時開闊,映入眼簾的是種滿稻子的梯田,六月中旬綠油油的長勢喜人。

沿著鋪滿石頭的小路繼續往裡走,就能看到村民的菜地,水庫,牛棚。水庫邊上有一棵幾人合抱的參天鬆樹,村民親昵的稱呼為‘樹媽媽’。

繼續往裡走,路過兩棵板栗樹一棟棟黃土青瓦房便顯露人前,幾條小溪流在村子中流過,彙入水庫。

村子的西邊都是菜地,真正做到男耕女織,自給自足。

但是現在不是了,近幾年好多年輕人都拖家帶口到外麵大城市闖蕩生存。

前世葉時寧讀高中後就很少回林山村,交通閉塞就是一大原因,還有就是山裡冇網,這纔是最崩潰的。

後來上大學,林山村修了公路,葉父創業,村裡的條件才慢慢變好,開始與外界高速發展的互聯網經濟接軌。

林山村山清水秀,如果將來交通便捷,經濟條件允許,這裡絕對是養老聖地。

……

母女兩人從楓香嶺走下來,已經滿頭大汗。葉時寧劉海已經汗濕,粘乎乎的貼著額頭,雙頰通紅,喘著氣。

走在樹葉繁茂的楓樹下視野被遮擋,走到林山村入口,冇了遮擋,視野突然變得開闊亮堂。

“爸爸——”雙手放在嘴邊叫了一聲,葉父在河對麵給水稻施肥。

葉祥德剛好給一畝田施好肥,挽著褲腿站在田埂邊,聽到女兒喚他,回頭迴應:“欸——寧寧回來啦?累不累?”邊說已經朝她們走過來。

接過女兒肩上的書包,書包肩帶已經汗濕。葉父擰著眉,麵露心疼:“先回家休息,以後到縣裡買房就不用來回走山路了……”

葉時寧的書包裝的都是書,背了一路肩膀有些痠痛。葉父接過她的書包,她放鬆下來轉了轉肩膀舒緩肩膀。

聽到葉父的話有些驚訝,她抓住了葉父話裡‘縣裡買房’的關鍵詞,暗暗挑了下眉,前世一直到高中畢業都冇從葉父嘴裡聽到要在縣裡買房。

這可真是個好訊息,她之前還在想暑假怎麼勸葉父葉母買縣裡的‘拆遷房’,冇成想葉父這個一家之主自己提出來了。

這樣她隻要適當時機發表一下建議就行了,自從上次收購香菇那件事後葉父就喜歡時不時跟她聊一些家裡的事情。

說到買房葉時寧也來了興致,這會兒走山路的疲憊感都消退了不少。

“爸爸我們家要到縣裡買房了嗎?什麼時候買?”

-